2007年12月12日 星期三

News Group傳聞收購Linked In : 商業社交網路有機會成為下一個明星嗎?

Posted by Mr. Friday



本來這篇文章星期二就要寫了, 誰知道遇上BlogBlind推出, 害我晚上在電腦前笑得亂七八糟, 還寫了一篇惡搞文, 原本想很久要寫的文章就這麼擱著了.





我原本打算寫的題目是: Linked In 或Facebook, 未來有可能成功進入企業人際網路嗎? 這個主題其實是從前幾天Read/Write Web上開始討論起來的題目. 在微軟高調入股Facebook之後, 大家都等著看Facebook的下一步會往什麼地方發展. 當中最引人好奇的就是, 社交網路有沒有可能應用在商業人際關係上? 針對30歲以上, 以工作為生活重心的上班族, 類似Facebook這樣的人際網路聯繫工具能不能找到施力點? 不過一談到商業網路的社交網路, 大家立刻想到的不是以校園為主力的Facebook, 而是一開始就以商業人際網路為目標的, 目前已有小成的LinkedIn. 擁有眾多使用者的Facebook, 以及以商業社交為目的的Linked In, 現在都打著商業人際網路的算盤. 那麼, 到底是誰比較有勝算? 還是, 兩個都沒機會?




這篇文章因為BlogBlind的出現, 而被延後了好幾天才寫…但就在這幾天, 國外的科技新聞部落格TechCrunch開始傳出耳語 (TechCrunch還真是一堆傳聞的集散地). 聽說, News Group繼收購華爾街日報之後, 接下來有意也收購Linked In. 另外一個大型社交網路MySpace也是News Group旗下的, 如果Linked In的介面配上MySpace的使用者量, 整合起來將不會輸給Facebook. 現在國外關於Linked In的討論串已經暴增一堆, 每個都在猜測Linked In會不會變成下一個明日之星, 以及商業人際網路的應用.


不過在深入講我自己的看法前, 我想先還是簡短介紹一下Linked In, 先讓大家熟悉一下Linked In是個怎樣概念的網站. 讓我們連上Linked In的首頁, 看一下它的介紹:


image


相當清楚明瞭的一個首頁, 因為它精確的點出這個網站是做什麼的: 輸入你的工作或學校資料, 快速找到你認識的工作夥伴/學校同學, 透過LinkedIn這個網站快速地跟他們連結在一起. 在Linked In裡面, 你可以看到你認識的人的基本工作資料, 以及他們的人際關係. 以下是Linked In裡面Bill Gates的基本資料:


image


Linked In這個網站, 概念其實很簡單 : 大家把基本履歷以及聯絡方法(email)輸進去, 然後你就可以像加無名好友一樣, 把你工作上的朋友加進你的Connections(聯繫人)清單. Linked In有一點點像是把大家的名片簿蒐集起來, 你可以在上面快速的查到每個工作夥伴的基本資料, 得知他大概的交友狀況, 然後透過認識的人牽線與他認識, 如果是熟一點的朋友, 也可以用Linked In的傳訊介面直接與他聯繫.


不曉得大家看到Linked In這樣的網站, 內心能想出多少有用的應用. Linked In的確是很有用…如果你要查朋友的資料與連絡方式, Linked In算是很有效的名片蒐集工具. 但是這樣的網站, 使用者的黏度會有多高? 而且除了廣告收益, 由於Linked In著眼的是手頭較學生闊綽的上班族, Linked In能不能玩出新花樣, 找出確定的獲利模式, 打破大家心中”社群網站都沒有穩定的獲利來源, 而廣告效益根本就還不確定”的成見呢?



成功的社群網站有一個很重要的要素, 就是你無法創造出現實不存在的人際關係與需求. 在求學時代, 我們在課堂上會認識很多的好朋友, 可是一畢業, 同學就通通四散到不知哪邊去了, 因此我們需要一個社群網站幫我們繼續跟這些好朋友保持聯絡, 這也就是當初Facebook能走紅的原因. 當然, 等Facebook越來越知名, 參與的人越來越多, 後來已經變成只要你隨便輸入班級名稱, 它就可以自動找出同班同學的名單, 讓你在上面認識更多人. 不過, 它核心的主要訴求 : 與學生時代的朋友保持聯繫, 仍然是不變的.


那這套邏輯能不能套用在工作人際關係上呢? 很多人的看法很樂觀, 可是我個人卻一直對此持保留態度. 以Linked In為例, 雖然它快速地幫你蒐集了很多人的聯絡方式, 可是這對我們工作實質幫助有多高? 我說的不是那種公司內部自己的聯絡網頁, 因為這幾乎每家公司都有. 我說的是, 如果Linked In把全世界公司的聯絡網路都串在一起, 能不能創造什麼更高的效益?


這時候讓我們來回顧一下數位之牆牆主黃彥達在六月所寫的文章 :


Web 2.0 再思考(三)「搭訕」是需要理由的


◎拿到連絡方式就等於建立人脈?


10年前筆者曾經是知名的「記者會花蝴蝶」,就是穿梭在產業聚會的人群中到處換名片的意思。10年後,筆者參加類似的聚會永遠只是低調安靜的坐在角落,結束後默默離開。


這種場合就算換到 100張名片都沒用的,因為跟這 100個人沒有生意可談。就算把這些名片珍藏起來,哪天突然一個電話打過去,對方也永遠想不起來他在哪裡見過你。你需要的難道是這種人脈?


如果想認識特定的人,你永遠可以找到人幫你引薦,而實際上完全不需要透過這種公開場合。反過來說,想找你談生意的人,也永遠有辦法找到你。關鍵在於你們到底有沒有生意可談。


在公開場合中還有一種情景也很特殊,你永遠可以看到一些小人物鑽來鑽去急著跟大人物換名片。你想知道這些大人物們怎麼處理這些被硬塞到手上的名片嗎?不,你不會想知道的。



拿到這些大人物的名片,你會轉寄網路笑話給他嗎?不會。你會跟他談價值10萬元的小生意嗎?不會。你會打手機跟他天南地北閒聊嗎?不會。把他加入 MSN,你能確認回你信息的人不是他的秘書嗎?


◎商務交友:先有商務才有交友


在人脈社交網站上,上述情景依然重演。一樣有人在上面猛換名片,一樣有人在上面想認識名人。說到底人脈社交網站只是虛擬名片本。儘管名單高達 700個,卻一個都沒用,跟你實體的名片本沒有兩樣。


網站上的各類使用者,呈現的就是你經常在各大商務公開場合上看到的各種人的行為的反映。而在公開場合中的社交行為,對於關係的建立與後續維持其實效益是非常低的:如果你們沒有生意可談。


很赤裸?是的。技術會演進,然而人性卻千古不變。Web 2.0 的創業家們有時候會做出功能 100分的網站出來,卻忘記「Web 2.0 其實是由人性所驅動的事業」,所有的功能都必須切中人性的要害才行。


目前的人脈社交網站讓用戶可以分類管理人脈,搜尋想認識的人,也可以透過已經認識的人與對方搭上線,也有論壇可以讓人們在網上交流意見。問題是商務人士的關係建立與維持方式從來不是如此。


如果人脈社交網站做不到協助用戶「建立關係」與「維持關係」,此類網站也不過就是空間無限的名片簿罷了,談不上甚麼人脈。我們觀察到,在急功近利的商務交友這件事情上,是先有商務才有交友的!


數位之牆這篇文章寫得實在中肯. 在急功近利的商務交友這件事情上,是先有商務才有交友的!雖然常有人抱怨工作上的朋友不如學生時代朋友來得要好, 但是工作時人往往是被利益關係所驅動, 如果這些社交網站不能促進實質的商務需求, 那麼它的影響力還是有限, 只會停留在名片本的等級. 而且, 因為工作總是牽涉到金錢. 人們對於工作夥伴的挑選會比選擇朋友還來得小心. 此時如果有老闆或是認識朋友的口碑推薦, 往往比什麼名校出品的精美履歷表還有用. 各位想想, 如果今天你想要找企業用光纖網路(例如SAN : Storage Area Network)的架構工程師, 談的數字隨隨便便就是百萬台幣起跳, 你會隨便在Linked In上面搜尋一番, 然後找一個履歷表看起來還不錯的人來擔任此職, 還是找你老闆所推薦的工程師? 如果你今天突然收到一個來自不知名的公司要求你來當他們的財務顧問, 你會不會內心犯嘀咕 : 這是不是詐騙集團啊?



像Linked In這樣的社群網站還有一個罩門, 因為註冊的人知道這是商務用, 因此寫的資料都是被美化過的. 是的, 只要你去上面瀏覽幾番, 會發現每個人的資料大概就像104人力銀行那樣子. 很精美, 可是無法幫助你更了解這個人的個性與工作夥伴的實際評語, 而這卻是商務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一環. 沒了這些進一步的資訊, 這些社交網站能做的, 就只是幫助你粗淺的了解該公司有哪些人, 或是誰有什麼專長吧?


可能也是我所說的這層關係, Linked In目前推出的”應用服務”, 大概就只是最粗淺的人力仲介, 以及一個很像奇摩知識+的”Answers”服務, 就是A發問B回答的模式. 不能說不實用, 但畢竟能創造的價值有限.


企業界一直都很好奇, 像Facebook, LinkedIn這類的網路社群會不會給企業帶來新的面貌. 當然是有可能的, 只是從現行網站的切入點來看, 我個人實在想不出多好的應用. 前幾天我在CNET上看到一則IBM推行Jazz協同開發技術的文章, 雖然它只是在講軟體開發工具, 但如果能從專案管理工具/Groupware的概念去切入做結合, 還比較容易發展出商務人際網路應用的新可能呢…


IBM今(30)日在開發人員大會上,首度在台灣發表其全球化軟體開發協作技術Jazz…(中略)


雖然Jazz之功能乍看之下與IBM既有的Rational,甚至微軟的Visual Studio Team System並無二致,但Rhoads強調Jazz能夠解決過去Rational較難解決的問題:跨國協作與跨系統整合。


由於跨國協作並非傳統ALM(應用程式開發週期管理)目的,因此過去必須與即時通訊(IM)或協作軟體整合,如IBM Lotus Sametime或微軟Sharepoint等。但是透過Jazz技術,便可達到協作目的。舉例來說,台灣的廠商可能是在台灣進行軟體開發規劃、部份開發工作是在中國進行,並在日本販賣並進行客製化,Rhoads說,過去必須搭配IM來進行跨國溝通,在採用Jazz後,軟體開發之需求、進度等,便可經由系統統一更新資訊,提高透明度,讓不同角色的開發人員得知開發細節的變動,並立刻因應。

2007年11月24日 星期六

社群網站的廣告錢景?

社群網站的廣告「錢」景在那裡? (2007-11-21)
記者/郭雅琳
前鎮子Google推出了OpenSocial,不久MySpace也宣佈加入此一社交網站應用程式的開放平台,除了Facebook以外,全美前五大社交網站(MySpace、Facebook、 Hi5Firendster與Google旗下的Orkut)都已加入OpenSocial,接著,Facebook推出了Facebook Ads系統,而Bebo也宣佈推出了Bebo Open Media的新平台來呼應Facebook的舉動,那麼這一波社群網站的行為意味著什麼呢?
近來社群網站爆紅的現象不僅引起廣告業者的注意,社群網站也在思索其自身的潛力為何,前者看好使用者在社群網站上所登錄的興趣、嗜好等會員個人資料,能讓廣告更精確地瞄準其訴求的對象,而後者則企圖找到能利用其龐大的會員資料庫來增加收入的獲利模式,也就是說,廣告主企圖藉由社群網站龐大的會員數量來鎖定潛在的消費者(targeted advertising),並透過人際關係網絡一傳十、十傳百的效應將商品推廣出去(word-of-mouth);而社群網站除了廣告收益之外,還想靠社群網站上的應用程式來增加營收,也就是利用在網站平台上的軟體來推廣內容服務。
像是Google的OpenSocial,能讓應用程式廠商寫出的程式可以在不同的社群網站中流通,同時也能在社群網站中萃取好友名單,瞭解網路社群成員們做了那些事,也能利用網站社群中的公開個人資料來做一些創意的媒合。而Facebook Ads系統是使用者自願性地向網站上的親朋好友分享自己使用產品或服務的經驗,也就是運用自己信賴的人的推薦來強化產品優勢,並且利用成員提供的個人資料讓廣告商能鎖定目標族群來傳遞廣告訊息。此外Bebo Open Media的新平台是提供使用者各種可利用來佈置個人首頁的內容,好比音樂、短片等可以插入網頁的內容並可分享給其他想要的人,更重要的是提供這些內容者是BBC、CBS等主流電視媒體,而這些內容中可播放任何種類的廣告內容。
而上述這些方式不僅意味著社群網站企圖將使用者行為與廣告內容結合起來,成為行銷內容的一部份,也代表其希望能善用龐大的會員資料庫來獲利;但是由於社群網站原本的立意是提供人們上網交朋友、秀自己以及休閒娛樂的平台,所以大家也就比較不會花費時間在回應廣告上,因此廣告是否會成為干擾的代名詞,還有待社群網站成員的考驗;而社群網站要有廣告「錢」景前提是,成員所提供的個人資料是正確無誤的,如此資料庫才能被廣告商用來鎖定目標族群。
另外,社群網站能否靠廣告獲利的另一個重點在於,其是否能滿足成員的「自利行為」,也就是說使用者能從社群網站上獲得什麼好處,而想出什麼營利模式來充分利用使用者資料反倒是其次,若可以滿足使用者需求甚至是引發其消費動機,那麼要想不賺錢都難。總而言之,雖然大家都對社群網站的前景看好,但這些社群網站是否真的具有廣告「錢」景,亦或是大家只是看好他們的「潛在商機」,仍舊有待時間來證明,畢竟目前還沒有出現一個能和「社群」特性完美結合的廣告模式。

2007年11月17日 星期六

劉威麟(Mr.6)主持研討會11/19(一)14:00~17:00

http://www.bnext.com.tw/edm/taiwantrade/

一起來討論一下各社群網站的廣告獲利模式吧!

社群網站一直標榜其廣告是only to targeted customers, 還有藉由社群內人與人之間的互相推薦, 以降低網友對廣告的排斥感! 幾乎所有社群網站都是免費註冊的, 到底各家的廣告策略有何不同呢? 請各位指教~~

愛情公寓的下一步: 虛擬購物小窩?

個人化虛擬購物小窩roomono 讓網路拍賣更生動 (2007-11-01)
記者/施偉哲
日本的互動式資料庫行銷公司ERGO BRAINS於昨日公開線上個人化虛擬拍賣空間roomono測試版,提供使用者免費註冊,並且可以自由買賣的社交式網絡平台。在這個虛擬空間中,使用者可以在專屬的個人小窩(My Room)裡陳列所欲買賣的物品。除此之外,還有日記編寫、線上交友、會員即時訊息傳遞的功能。
個人小窩裡附有房間背景、書櫃、CD架、玩具箱、書桌、衣櫃、家具、車庫等物件,供使用者自己佈置個人化小窩。系統會登錄使用者陳列在架上的商品,可藉此與其他使用者討論購物心得或交換二手商品,並且透過信用卡付款、便利商店取貨、網路ATM等安全的交易機制來作買賣。
在付費機制方面,該公司還自行研擬一套EBIES系統。買方在購買商品後,可先將交易金額匯到虛擬銀行裡,EBIES系統再通知賣方寄送交易商品,買方確認收到商品後,虛擬銀行才會將交易金額轉到賣方手上。一般會員註冊後,必須經過另一道買賣資料的認證,目前只提供年滿十八歲、擁有基本日文溝通能力、居住在日本者使用。此外,由於該網站還在處於測試階段,只能先行佈置個人小窩,尚未提供正式的買賣功能。
該公司採用從交易金額裡徵收5%手續費,作為商業模式來營運。預計2008年1月,註冊會員會達到1萬人左右。該公司所研發的虛擬銀行系統也將搭配更多功能來服務會員。

2007年11月16日 星期五

阿里巴巴的隱憂

http://www.stdaily.com/big5/computer/2007-11/16/content_741666.htm
阿里巴巴的隱憂
本報記者操秀英
投資者是跟著優秀的創業者、企業家走的,但企業家不能盲目地跟著投資者走。———馬雲
  “一個全新的互聯網時代開始了”,阿里巴巴上市后,互聯網實驗室董事長方興東如是說。然而,“上市之日,死亡之時”,阿里巴巴一名員工卻如此發貼“哀悼”。
  隨著阿里巴巴的上市,“阿里巴巴”這個童話中的密碼再次引得無數人猜測和解讀。童話是美好的,但“上市”的故事背后似乎還隱藏著一些令人擔憂的地方。誰的寶藏
  相信關注阿里巴巴的人或許都記得,馬雲曾經說過阿里巴巴沒有上市的打算,但這次為何又來個大轉變?分析人士大多認為,這是出于股東套現的壓力,此輪上市從融資意義上說或將成功,但由于阿里巴巴絕大多數的股份掌握在美國雅虎的手里,阿里巴巴現有的管理層,包括創始人馬雲在內的持股權均未超過5%,阿里巴巴的上市注定只能是為他人做嫁衣裳。
  但艾瑞咨詢副總裁阮京文對此的看法是,阿里巴巴選擇在這個時候上市是因為它已經完成其戰略布局:阿里巴巴的B2B業務、淘寶網的C2C以及阿里媽媽的廣告業務等等,所以并不是屈服于股東套現的壓力。業內人士也告訴記者馬雲之前的說法是“站穩腳跟再走出去,不急著上市”。馬雲的“咒語”是否還管用
  還有人擔心,當年雖然馬雲號稱收購了中國雅虎,事實上卻是把阿里巴巴送給了美國雅虎,實際上,現在的阿里巴巴并不是馬雲的阿里巴巴,而是楊志遠的,特別是在上市后要考慮大股東的意圖,馬雲還能按自己的意志駕馭阿里巴巴嗎?
  馬雲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做出了肯定的回答。他表示即使他走了,如果想要改變阿里巴巴,那么誰也擋不住。“投資者可以炒我們,我們當然也可以換投資者,這個世界上投資者多的很。這一點我希望給中國所有的創業者一個聲音,投資者是跟著創業者優秀的企業家走的,企業家不能跟著投資者走。所以,即使我只有百分之幾,甚至我只有一股或者是兩股,我覺得這個公司我還是可以影響的。”寶藏還有多少
  在業務方面,易觀國際分析師指出,阿里巴巴在香港挂牌上市之后,淘寶網和支付寶擁有了一個非常富有的兄長,這將有助于它們抵御市場競爭,但阿里巴巴B2B網站的IPO對淘寶網和支付寶而言,并不都是好消息。過去,它們可以依靠B2B業務補貼,使淘寶網和支付寶通過提供免費服務迅速建立客戶基礎。但隨著阿里巴巴B2B網站的上市,維持這種補貼將會變得非常困難。因為上市后有了更大的利潤壓力,投資必須要有回報否則只能失敗,因此淘寶網和支付寶必須賺錢才能夠生存。
  對此持不同意見的人表示,阿里此次上市融資額會有超過60%用于策略性收購和業務發展。有了更充裕的資金支持,馬雲理想化的電子商務藍圖將得到進一步強化,馬雲的願望是兩年內實現阿里家族的良性電子商務生態鏈。
  騰訊科技副主編立宏則認為中國C2C市場現在還沒有達到一個成熟的階段,阿里巴巴要走的路還很長,尤其是在C2C市場這一塊。事實上,阿里巴巴的真正核心業務應該是C2C為主的淘寶網,而這一塊現在發展的并不是很好。
  特別是此前百度高調宣布進入C2C,會不會動了淘寶的奶酪,給其造成一定的壓力?阮京文表示,百度C2C將來的發展■力肯定不能低估,但至少在短期內無法撼動阿里巴巴的地位,也不會對中國電子商務的整體格局產生影響。并且,從市場容量上看,國內C2C市場遠未飽和,據CNNIC對C2C接受度最高的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大城市進行的調研顯示,有過C2C購物體驗的用戶只占網民數量的16.2%。這說明,國內C2C電子商務市場,仍舊是一個增量市場,活躍競爭空間仍舊很大。

2007年11月10日 星期六

事件的 Social Network!



http://baseball.ma19.net/?from=homepage


馬先生想找出一起看棒球的一百人!!
不知道找不找得到,但這已經是我們過去想過的做法!! 哈~